大力改善鑄件內在、外部質量(如尺寸精度與表面粗糙度)、減少加工余量,進一步推廣應用氣沖、高壓、射壓和擠壓造型等高度機械化、自動化、高密度濕砂型造型工藝是今后中小型鑄件生產的主要發展方向。采用納米技術改性膨潤土,或采用在膨潤土中加助粘結劑技術來提高膨潤土質量,是推廣應用濕型砂造型工藝的關鍵。
開發三乙胺冷芯盒法抗濕性及抗鑄件脈紋技術,以節約粘結劑、減少污染、減少鑄件缺陷、降低生產成本。
改進和提高垂直分型無箱射壓造型機和空氣沖擊造型機的性能、控制系統的功能,同時對造型線輔機應按通用化、系列化原則進行開發,提高配套水平。
抓緊開發適合于形狀復雜模樣造型或多品種批量生產所需要的個性化、實用型氣流一壓實造型機。
提高砂處理設備的質量、技術含量、技術水平和配套能力,盡快填補包括舊砂冷卻裝置和適于運送舊砂的斗式提升機在內的技術空白,努力提高砂處理系統的設計水平。
研制多樣化、使用效果好、壽命長的樹脂自硬砂成套設備,增加品種提高性能。
著重開發冷芯盒射芯機系列產品及芯砂混制和送砂設備。
建立拋丸設備試驗基地,對拋丸器、丸砂分離及降躁聲裝置等進行系統研究開發,研制技術性能和技術含量高的拋丸清理機。
面對入世后 市場劇烈競爭的局面,鑄機行業要根據我國國情的需要和可能,產學研相結合,開拓創新,下大力氣開發先進、 、低耗、實用、且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鑄機新產品,為改變我國大多數鑄造企業工藝技術裝備的落后面貌,闖出一條投資小、見效快的捷徑。
優先推廣樹脂自硬砂、冷芯盒自硬工藝、溫芯盒法及殼型(芯)法;開發無或少污染粘結劑、催化劑、硬化劑及配套的防污染技術,開發能消除樹脂砂鑄件缺陷的材料和樹脂砂復合技術。
推廣新型醋硬化改性水玻璃砂在大、中型鑄鋼件上的應用,以逐步淘汰粘結強度低、水玻璃加入量大、型砂潰散性差的CO2一普通水玻璃砂的硬化工藝。
開發 成形技術和近 成形技術,大力發展可視化鑄造技術,推動鑄造過程數值模擬技術CAE向集成、虛擬、智能、實用化發展;基于特征化造型的鑄造CAD系統將是鑄造企業實現現代化生產工藝設計的基礎和前提,新一代鑄造CAD系統應是一個集模擬分析、專家系統、人工智能于一體的集成化系統。采用模塊化體系和統一數據結構,且與CAM/LAPP/ERP/RPM等無縫集成;促使鑄造工裝的現代化水平進一步提高,全面展開CAD/CAM/ CAE/RPM、反求工程、并行工程、遠程設計與制造、計算機檢測與控制系統的集成化、智能化與在線運行,催發傳統鑄造業的革命性進步。